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29 00:23: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 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② 坚持军事经济发展战略
③ 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重视科技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判断题  
以下是1872~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该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

?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年代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 136
? 103153
?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近代企业
B.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3、判断题  
自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传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
A.必须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十分活跃,都开始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为什么那么关注“人”,而不像西方那样关注“神”?(2分)
(2)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试举两例说明。(4分)
(3)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历史是一个“人不断解放”的过程。到18世纪末时,人类为
解放自身在生产力、思想观念、政治地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4分)
(4)中国近代史上,为了人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4分)
(5)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是什么?(2分)



5、判断题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1850年
6%
2%
1860年
4%
6%
1869年
30%
13%
?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