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9 00:2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①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②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③则占据了民间社会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④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①②③④分别是指 (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故D项正确。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要求学生对各派思想有一个基本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这是因为董仲舒提出新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选D;A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B、C都是汉武帝尊儒的具体措施,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说明朱熹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寻求天理,所以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含义,④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所以排除④项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