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9 00:20: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针对的三大领域是(?)
A.农业、工业和商业
B.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D.工业、教育和文化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三大改造概念的理解,要牢记有关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军事水平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2)举例说明“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这给古老国家带来哪些影响?(3分)
挫折篇
材料三?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调整篇
材料四?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材料五? 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分)
展望篇
材料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5)材料六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分)


参考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传统小农经济受到冲击,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3分)
(言之合理即可给分)
(3)办法:转嫁危机,以邻为壑,提高关税,货币贬值。(1分)
影响: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2分)
(4)影响: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
另一方面,规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分)(言之合理即可给分)
(5)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贫富差距扩大。(1分)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是;
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我们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才是本题的题眼。
(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很显然必须答上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1500年就是公认的新航路开辟的的标志性时间,看到1500年,就是看到了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当然也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大事件。
(2)“举例说明”应该举中国这个例子,或者举印度这个例子也可以。给古老国家带来的影响,应该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是消极影响为主。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签订了《南京条约》。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一定要依据材料三,千万别答什么罗斯福新政之类的,因为材料三中有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很重要的信息。
(4)“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大经济组织必然推动经济全球化,这是积极影响。还得想到三大经济组织的消极影响,毕竟三大经济组织都是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组织。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另一方面,三大经济组织必然推动经济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出现发达国家与发展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是发达国家扩张的工具。而“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只能顺应这个潮流,不能阻挡这个潮流,不能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害也有利,所以只能避害趋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在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①③④均符合题意,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②是依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建立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胡锦涛指出,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商谈并取得实际成果,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其中“九二共识”指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的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统一问题,在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上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A项是其内容,BCD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