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9 00:14: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 ]
A.英、法、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C.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D.欧洲联盟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 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率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一为逆差)

——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回答: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的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加剧了美元流向国外,增加其经济负担。
(2)美国经济美元持续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日本。
(3)美国进出口贸易与西欧、日本相比,逆差趋明显,难以回流美元。
(4)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难以巩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有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指什么?
(2)材料2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确立,从战时的美苏同盟关系转变为美苏对立。巨大变化:日本、欧共体崛起,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4分)
(2)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反映了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说明在这场较量中优势在美国。(3分)
(3)材料一表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材料三表明美国坚持全球扩张的政策,但减少直接出兵的方式,同时承认苏联的霸权地位。本质上都推行霸权主义。(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7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对国家战争学院的学生说:“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与那么一点极权主义的倾向,因为我们有自信和安全感,所以我们能够将我们身上的极权主义罪恶倾向压下去……如果我们没有了自信和安全感,恐怕我们身上的极权主义倾向就会冒出来。”
材料二?“已经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绝不应该以一种消极的观点来看待,”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2月于马耳他同布什举行的第一次峰会上说,“45年来,我们一直设法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源自于意识形态信念的冲突并没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交换的依赖也是一个失败……从战略角度而言,冷战的方法……已经败北。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普通人或许已经更好地明白了这一点。”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
(1)材料一中,乔治·凯南的话表明了什么?(6分)
(2)材料二中,戈尔巴乔夫表达的观点是什么?(6分)该观点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6分)
国际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冷战)。(6分)
(2)(9分)
戈尔巴乔夫的观点:苏联对冷战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3分)冷战是没有出路的,美苏注定要开展对话、协作、合作。(3分)
影响:指导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1947年,美国驻苏联代办可以得出时间信息,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遭到了苏联的严重阻碍,所以有国际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冷战)
(2)依据“45年来,我们一直设法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源自于意识形态信念的冲突并没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交换的依赖也是一个失败……从战略角度而言,冷战的方法……已经败北。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以得出戈尔巴乔夫的观点:苏联对冷战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3分)冷战是没有出路的,美苏注定要开展对话、协作、合作。结合所学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