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时间:2020-01-29 00:09: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其根本的原因是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下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把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其中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两种不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故所给的选项中②是错误的,可排除,而在四个备选答案项中有三项中含有②,因此可以排除B、C、D三项,正确答案选择A。当然同时也应该对其他两项进行分析判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告诉人们任何侵略都会世界人民的反对,都不会有好下场,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沉痛的灾难,故③、④两项也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两幅图片是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
A.英雄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促使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 ]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C、为了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来打击英国法国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已经向苏俄政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可能对他们有用的技术援助和经济援助。……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了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1941年6月22日)
材料二?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无法作出许诺。但是,如果条件正常而又合理的话,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实施计划。
----1942年5月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
(1)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对苏联采取了什么立场?为什么丘吉尔宣称“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6分)
(2)材料二中的《备忘录》是针对什么事件提出的?这表明丘吉尔对此持什么态度?目的何在?(9分)


参考答案:
(1)立场:援助苏联抗击德国的侵略。(2分)原因:丘吉尔认识到在当时形势下,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4分)
(2)事件:准备在1942年八九月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2分)态度:拖延甚至拒绝。(4分)目的:让苏德双方在战场上相互削弱以有利于英国。(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已经向苏俄政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可能对他们有用的技术援助和经济援助”可知丘吉尔的态度。原因根据“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可知是出于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
(2)“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所谓“登陆”就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夹击德国,加快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无法作出许诺。”丘吉尔的态度,再结合丘吉尔的阶级立场分析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归纳同盟国和轴心国军火产量变化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量增长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特点:同盟国和轴心国军费总量都得到增长;同盟国由落后变为领先;美国的增长量最大;德国投入的军费总量在轴心国中的比重最大(9分)
(2)原因: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北非战役的失利刺激了军费增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的激烈较量(6分)


本题解析:
根据表格,可以从同盟国和轴心国总量、同盟国、协约国的角度分别说明,或者表现最明显的国家进进行对比说明。
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量增长的原因可以从同盟国、协约国两方面分析,具体结合其战争形势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