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9 00:01: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材料表明当时利于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A.报刊
B.火车
C.轮船
D.电报



2、判断题  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

经济实体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共体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国民生产总值
2775
940
1067
2907
888
691
461
542
A.1945年? B.1951年? C.1980年? D.1993年



3、判断题  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4、判断题  从秦至清初,上下两千余年间,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突厥.蒙古.契丹.满洲等对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这一地区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加强对匈奴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据材料二反映了其什么样的民族观?结合所学,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方式“收养”突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康熙帝对蒙古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历代王朝都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何认识?(2分)



5、判断题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选举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君主无实权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