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9 00:00: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为了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认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大杂居小聚居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C项正确,A是民族关系的特点B是我国民族的居住特点D是祖国统一问题的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
观点
荀子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彼特拉克
我不也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材料一中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有何不同?(4分)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2分)
材料二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2)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4分)
材料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清帝逊位诏书》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则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4分)
时代背景:荀子处在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早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2分)
(2)依据:这个制度要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平均一切社财富,以求人人平等的社会,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付诸实施。(4分)
(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3分,只作出判断而未分析理由不得分)
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避免大的流血斗争);(1分)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革命派达到了推翻清王朝的目的;两场革命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新政权)。(2分)
答案2:不同意。《退位诏书》是情势所迫的结果(是革命派与立宪派斗争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退位诏书》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而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英国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革命果实被窃取,进入袁世凯专制统治时期。)(2分)


本题解析:题(1)考查了荀子和彼特拉克的思想主张及背景,要明确思想主张的不同与背景是有关联的;题(2)考查了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进行深入分析;题(3)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并且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相结合,选择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要注意有判断还要有原因的论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②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④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
C.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
D.区域化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材料可以看出,从2006-2012年,美、欧、日GDP所占的世界份额呈下降趋势;而金砖国家和中国GDP所占的世界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A、B、D项均不符合材料,故选C。?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材料选择题,做此类题一要注意看时间,二要注意看数字或百分比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主张不属于“二程”? (?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因此C项说法不符合“二程”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