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8 23:59: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存百姓”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③都体现了古代民本思想,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是指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注民生没有直接关系
点评: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国本)、官本而言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
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这一评价是建立在哪些依据基础上的?(?)
①生产力标准
②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
④社会近代化角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评价方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体现这样的观点。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中说到“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材料反映了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
A.振兴荣氏家族昔日的雄风
B.与外商企业争利
C.挽救中国的纺织业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痛心之事,无逾于此”可见体现了荣氏兄弟实业救国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C项对材料的理解片面,故A、B、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