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8 23:51: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中国工业总产值在1960 年—1962 年下降,主要是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1962—1965 年上升,主要是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八字方针”的调整。 故选A。B项错误,并未经济结构调整,还是重工业为主;C项是表面现象;D项错误,在这个时期中苏关系未好转。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发展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在50年代,由于经济建设的经验不足,翻了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生产的巨大的破坏;1960年开始的政策调整,经济建设逐渐的得到恢复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经济情况。阅读1850~1949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表:
?
你认为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跃进”并非仅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工业及其他领域,故①与史实不符。②③④表述正确。因此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体现了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这几种思想流派的区别。儒家提供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提供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法家提供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材料中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念符合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其他流派基本不提供这些伦理观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