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48:42
1、判断题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26分)
探究主题一?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探究主题二?分道扬镳: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参考答案:(1)共同:重视伦理道德。(2分)
背景: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分)
苏格拉底: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6分)
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只要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是指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开始正式进入太空,中国成为即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这一事件的主要标志,答案选B,A项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航天成果,这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不符(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成为美国的重要航天对手), C D两项是中国航天事业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要表现。
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2007年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后,3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至此,经过七次审议的《物权法》最终尘埃落定。这充分说明了
A.私有制在我国已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立法的加强反映了新时期全国人民的愿望
C.我国的立法权归属国家主席
D.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权法》是经济立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及朱熹的思想主张可得出朱熹对宋孝宗“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的进言体现了其“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而A意为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B意为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C是指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D指学习钻研学问的人必须先立志。因此材料大意和A项一致。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加紧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一步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A表述符合史实。茶叶生丝等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反映了农产品日益商品化,C项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D相符合史实。工业革命后在国际分工中,中国是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操纵着丝茶市场,中国无法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优势,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