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28 23:3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同学的学习卡片中有一幅图(如下图),对此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
C.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
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表格中时间可以直接排除A,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获得支持票数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而B的表述不合史实,另外当时依然处于两级格局下,D的表述也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甲午战争前后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出现图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
设厂数
53
463
商办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C.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D.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的的信息,商办企业是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迅速发展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华设厂,自此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阶级基础。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江苏徐州期末,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主张“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老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从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主要思想主张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这一评论的理解。(3分)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材料三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3)《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四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4)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1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什么?(2分)
(5)综合材料二、四,概括五四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剧烈变化。面对乱世,孔子提出仁、礼、中庸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地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社会、以德治民。其思想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不适合时代需要,不为当时形势和各国统治者所接受,孔子的儒学只能是当时众多思想流派的一家而已。(3分)
(2)情怀:百折不饶、对革命充满信心;(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原因: ①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2分)
②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2分)
(4)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
(5)与时具进,不断创新。(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
B.人文精神
C.民主法制
D.忠于信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追求……现世娱乐”可以看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