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32:48
1、判断题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 )
A.儒、道、法、墨
B.道、儒、法、墨
C.儒、法、道、墨
D.道、法、儒、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的思想是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严刑峻法惩治腐败,应该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丁的说法符合墨家思想,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较简单,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道、法、儒、墨四家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见图)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新的篇章”是指(?)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知识的理解,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和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为“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成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私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私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工,下不累民”的目的。
——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从赫德(注:英国人,1863—1908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官员的高薪待遇多达九项。此外还实行年薪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三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这样,养老储金制度实际成了促使官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为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牵连和处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到。……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个孤立的措施,是与严格的考试录用、考绩、监督、奖惩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要分析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积极意义。(6分)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赫德的养廉政策与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 。(9分)
参考答案:(1)积极意义:相对减轻了人民负担,对整饬清代吏治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清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9分)不同:关员的待遇更高;鼓励和约束相结合,有助于关员长期服务海关;建立退休金制度,使关员在岗时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工作;严惩违纪官员,以确保官员廉洁执法;完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保证海关机器健康高效的运转。(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认识:高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腐败;廉不只是养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和法律上的监管、惩治;应加强对官员的职业操守教育。(言之成理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2)阅读分析两种制度内容,从材料“海关官员的高薪待遇多达九项。此外还实行年薪加薪制度”、“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等信息可以看出赫德的养廉政策投入更大。雍正帝时期的养廉银政策和赫德的政策都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是防腐,但是高薪是否真的保证廉洁需要辩证的看待。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 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农村?
A.实行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故选A。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D项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谈到学校应如何发展时,邓小平同志说:“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可知,邓小平强调
A.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B.提高国民素质是教育事业的目的
C.学校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D.国家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和“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可知,邓小平强调学校发展的比例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调整,即教育要服务予经济建设,故A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是对题干的部分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