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0-01-28 23:32: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儒学即理学。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①、④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家的倡导。②项曹操“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③ “贤臣择主而事”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故选C。
点评:关于宋明理学,常常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如“二程”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理学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但理学压抑人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福建通志》记载:就闽南十二个县的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未婚妻守节,为亡夫殉节等,明代有三百另七人,清代六百三十二人。其中受朱熹影响最深的同安、晋江、尤溪三县,在明代占二百另一人,清代占四百五十八人。晋江城郭的旌表贞节牌坊,触目皆是,有的两牌坊间仅距三尺。”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程朱理学应对这一现象负责
B.理学与专制权力相结合的结果
C.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D.体现了理学的社会教育及示范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未婚妻守节,为亡夫殉节”是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旌表贞节牌坊”则是当地政府对前述守节、殉节行为的肯定,所以这是理学与专制权力相结合的结果,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你是怎样理解荣毅仁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但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资本家的欢迎,也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有步骤地消灭私有制。由于资本家当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有别于官僚资本的政策。通过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等方式,在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们改造。本段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荣毅仁的真实感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研究者认为:“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也因此,全球化才会极其艰难,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据此,该研究者认为
①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经济现象?②民族国家的产生阻碍了自由贸易
③民族国家的产生促进了全球化?④东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同步产生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依“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可知②正确;依“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可见①正确,故选A;③不符合题意;④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