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孙中山》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1-28 23:31: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三民五权”是指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二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A.自由民主独立
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
D.三权分立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中的孙中山和林肯放在一起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孙中山像要建立的是与林肯想要建立的国家理想是一样的,根据我们对于美国史的了解可知,林肯完成美国的内战要建立的美国史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国家,所以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未竟事业”是解答的关键,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穷其一生,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材料二?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1925年2月26日,第73页”
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回到纺车去”成为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成为他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66页
(1)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一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9分)


参考答案:
(1)民族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政治革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等;社会革命:提出《实业计划》,规划中国工业化的道路。(6分)
(2)同:基本都是同时代的人物(或都面临民族独立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两人都被本国人民称为“国父”(或为人民所怀念);两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都主张民族独立和发展。(回答三点得5分)
异:为实现民族独立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前者主张暴力革命,后者主张非暴力革命;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后者排斥西方文明。(4分)


本题解析:(1)结合必修三和选修四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可知:民族革命重在反满清封建统治;政治革命重在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维护民主共和;社会革命重在关注民生、发展社会经济。
(2)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孙中山、甘地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两人的历史地位、两人的阶级属性和共同主张等角度回答共同点;从材料二可知甘地的反暴力斗争主张,这与孙中山的暴力革命主张相反;从材料三可知甘地“手纺车运动”西方先进文明,这与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技术等主张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因为
A.它主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B.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C.它提出了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D.它把斗争的矛盾直指清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