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26:35
1、判断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西汉时期反应儒学发展文物可以看出,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五经书影即能看出着一点;从讲学图可以看出,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反映了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因此②③④都正确,故选B。①项中 “唯一”二字材料体现不出来。
点评: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为了适应这一局面的需要,全国开办儒家学校,中央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儒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C.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A项材料没有明确体现思想的解放;C项中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在28年前后的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体现;D项中“新”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形成了“计量史学派”。这一学派
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
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研究更加趋于精确,所以计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又波及了整个世界,答案选C,A B两项说法错误,计量史学也无法彻底杜绝杜绝历史学家的主观创造性,D计量史学适用有数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而无法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①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②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③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④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