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8 23:24: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历史上曾有两人进行总统竞选,他们根据时局分别创作了竞选歌曲《兄弟,你能拿出一毛钱吗》和《快乐的日子又回来了》。与该情景发生的世界背景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 ]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C、巴黎和会召开
D、德国纳粹体制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

图一? 1919年


参考答案:
图一:一战中德国战败,被迫接受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原属波兰领土基本归还波兰;萨尔区暂由国联代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图二:美、英、法等国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变削弱德国为复兴德国;德国迅速恢复并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大国;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推行扩张政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苏联避战自保;德国侵略屡屡得逞,法国战败,大部国土被德国战领。
图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盟国对德分区占领;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处置德国等问题上产生矛盾;两个德国分立。


本题解析:
本题以德国不同时期三幅地图作为切入点,从德国及国际关系方面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了史地结合,注意了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大文科的特色。题目从纵的方面,考查了德国的变化及同时期的国际关系,考查了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该题还加强了时空观念,突出了历史地理的考查。回答时首先根据题目的时间提示确定题目涉及的历史阶段,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后,二战初期德国灭亡法国后,二战后东西德分裂后。在此基础上,再分别从德自身、欧美大国与德国关系方面分析对德国版图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可以看出AC都是对的,而左边床上的人与右边床上的人是“分床睡的”,可以推断出左边床上的人是与欧洲隔海相望的美国,故C对;当时美国庆幸自己没有被传染病所感染是,所以应该是推行中立政策的心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躲开法西斯的侵略,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图4
[? ]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前法西斯的侵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会上擅自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以满足德国的要求。但德国在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即“元首更大的计划”。在结合材料中“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的提示,正确答案应是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