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20-01-28 23:2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A.西突厥
B.东突厥
C.匈奴
D.蒙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胡”是指少数民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 B两少数民族主要出现在唐代,曾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D项蒙古曾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终灭宋,统一中国,只有C项匈奴在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秦始皇筑造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的入侵,因此答案为C项。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储昭根在《欧洲小国的欧盟大舞台》中写道:“而只有创造了团结与共识,欧洲的一体化才能加速进行,在欧洲融合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欧盟的地位,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这表明欧盟的重要目的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加强团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C.与中国等新兴国家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才能提升欧盟的地位,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是本材料内容的主旨,所以答案选择B项。A项是欧洲在二战后初期的联合目的,C项是错误项,D项也是错误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描写:第40、59回,风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毕叽、天鹅绒等呢料。该材料反映了
A.洋货大量涌人中国
B.进人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C.清代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商品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从题文中看不出大量的外国货物进入中国。B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此内容;C项正确,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官宦人家已经在使用外国商品。D项错误,《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而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因此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注: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摘抄文中的语句。
(2)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
(3)问题研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①调查题目:
②调查目的:


参考答案:(1)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可从以下几点考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反对个人崇拜等。(言之成理即可)
(4)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考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第(1)问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第(2)问考查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第(3)问考查学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这是一道理论性和现实意义都比较强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第(4)问属于探究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张三编写的历史剧「七世纪商人李生传奇」,被学者批评其史实错误连连。剧中有以下几段情节,请依据历史知识判断,那一个选项依据的是正确的史实?
A.李生到长安做生意,他选择了位在长安城南,面对长安大街的住家,并改装为店面
B.接着李生来到苏州,苏州城内会馆林立,李生在会馆内认识了许多同乡
C.后来李生在广州经营奇珍异宝的贸易,接触的商人包括阿拉伯人,听到许多阿拉伯逸闻
D.最后,李生来到漳州,经营海外贸易,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吕宋岛销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七世纪,是中国的唐代。A唐代的长安,住宅区和商业区(坊与市)是分开的,故住家不可以改装为店面;B「会馆」是明中期的十六世纪才有;C阿拉伯人在唐已到中国经商,且大都集中在广州;D这是明代才有。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