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8 23:20: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



3、判断题  图5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4、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