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8 23:20: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段话描述的是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后人将孔子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和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归纳为“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大跃进”运动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归纳分析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三次反思分别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因此AB不符合“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排除;而B不符合“大失误”。结合所学史实可得出第三次反思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新加坡、韩国经济显著发展的共同经验是: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协调发展
C.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D.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并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中最具干扰性的是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B、C两项很显然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