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16:19
1、判断题 试述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主要措施及其根据和意义。
参考答案:
政策:允许并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措施: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打击投机倒把。
根据: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占全国经济的60%以上。
意义:促进了财政经济根本的好转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概括、归纳能力。涉及对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的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经济既指中共掌握政权前所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形式,也包括建国后初期中共允许存在的各种经济形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经济条件。中国有计划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正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解答此题时要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形势进行思考,明确当时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党恢复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中概括提炼出有关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三项重要措施及其依据,从对财政经济的恢复发展分析肯定其积极意义。同时要注意“50年代初”这一特殊时期,不包括1953年以后中共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记忆与理解能力。1953年10月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已经恢复完成,所以A项错误。B项为无关项,粮食的统购统销与政权建设无关。D项也是无关项。1953年至1956年是中国三大改造时期,材料中内容正是这个时期的现象反映,C项内容符合改造时期的内容,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自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传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
A.必须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它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严防疯牛病危机,保护本国经济安全是必需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次取得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D.加强了我国与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是我国第一次取得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抗美援朝才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亚非会议才是加强了我国与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而抗美援朝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
①?②
君为轻”……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2分)
小题2:战国时道家、法家及兵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3分)
小题3: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不得照抄原文)
儒学自西汉起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小题4: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采取哪些态度?(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孔子。(1分)②孟子。(1分)
小题1: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膑。(3分)
小题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主要原因:儒学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1分)
小题1: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注重民族气节,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专制思想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和汉代儒学改造对儒学地位的影响。
小题1: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代表。
小题1: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代表。
小题1: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
小题1: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