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1-28 23:0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1913”、“挽联”和“南北党争”可以得到信息,1912年,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为组织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故与宋教仁相联系的时势为宪政共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集中在(? )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经济权力过分集中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结束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搬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此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国家产生了摆脱苏联
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是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这表明苏格拉底( )
A.认为道德是获取知识的基础
B.追求理性主义道德观念
C.反对人们追求现世的快乐
D.追求人文主义道德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快乐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B不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思潮;C理解错误;D不对,说法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阶段
B.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C.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
D.列强的贷款提供了资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保存完好的近代史博物馆。有学者说,“总统府”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其社会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甚至超过故宫。
材料二?“总统府”以前曾经是清代的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王府遗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右图为: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解放南京。
请回答:
(1)“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述说着“人间天国”梦的破灭。根据所学内容,试分析其破灭的原因。(8分)
(2)“总统府”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旧址”现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亮点,试从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方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来加以说明。(6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在这里所发生的反对封建统治直至摧毁封建统治的三大历史事件,以此说明“总统府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6分)


参考答案:
(1)(即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分);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等级观念、贪图享受等封建思想(6分)。
(2)(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方面最重大的措施应该是颁布“临时约法”)在此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分)
(3)(联想中国近代史以南京为中心舞台的、摧毁封建统治的重大革命事件)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本题解析:
着重考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