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07:24
1、判断题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 理论来源 | 基本主张 | 实践过程 | 结果 |
孙中山 | ? |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 |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毛泽东 | 马列主义 | ? |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以表格比较的形式考查孙中山和毛泽东的革命贡献和区别。学生既熟悉又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表达要到点到位。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近代两位著名的革命家,领导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巨变,代表了两条革命路线。在不同的思想和信念指导下,他们有不同的实践行为,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结果。孙中山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开展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果失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左图“水稻亩产三万多斤”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报道是虚假的;“大跃进”时期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右图居民把家里的铁具送去大炼钢铁的场面是真实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设立自由贸易区给予外资外商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建国后初期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是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一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一儒 本题解析:(1)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即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核心三方面回答;(2)近代化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西方最早走上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经济上最早走上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等。(3)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开启时具有被动性、内容上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过程上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