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马克思、恩格斯》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时间:2020-01-28 23:07: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劳动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资本论》第1卷
材料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35年,在罗斯福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华格纳法》,规定不公平地对待劳工的行为为非法,这些行为包括解雇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干预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四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说:“罗斯福的‘新政’是共产党策划出来的。”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秘史》
材料五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五,指出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并分析这些措施所产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三、五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实行新政与巴黎公社采取革命措施的目的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材料二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德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
[? ]
A .资本流动造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B .资本流动促进了近代工业在全球的发展
C .资本流动催生了古老的民族工业
D .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



4、选择题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全球最伟大哲学家评选中,一位被誉为共产主义奠基人的哲学家独占鳌头,他的主要贡献是
A.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B.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C.组织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D.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请回答: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