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8 23:06:43
1、判断题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视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最能体现? ( )。
A.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B.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
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2、判断题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 农耕经济的落后 ?B 西方国家的侵略
C 人口压力的承重?D 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3、判断题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8分)
国家 | ? 1750年 | ? 1830年 | ? 1860年 | ? 1880年 | ? 1913年 |
?西方 | ? 18.2 | ? 31.1 | ? 53.7 | ? 68.8 | ? 81.6 |
?中国 | ? 32.8 | ? 29.8 | ? 19.7 | ? 12.5 | ? 3.6 |
?其他 | ? 49 | ? 39.1 | ? 26.6 | ? 19.7 | ? 14.8 |
4、判断题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的图谋
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5、判断题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