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8 22:5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6分)



3、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

国家
1895年
1899年
1913年
1918年
1921年
英国
?
11.7%
11.4%
8.5%
11.8
美国
?
9.5%
7.6%
12.8%
17.3
日本
3%
11.5%
19.5%
38%
25%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



4、判断题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5、判断题  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心即理也
D.理气同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