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时间:2020-01-28 22:48: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
A.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
C.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
D.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不难判断为C.在中国古代官僚机构的调整、政策的颁行、君主的政治行为等等,它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都是以加强和巩固君主专制为目的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是因为:
A.同盟会会员被排挤出下政府
B.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
C.袁世凯的亲信控制政府要害部门
D.袁世凯废除了民主共和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谁掌握政权关键是看他是否控制实权。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造成的客观影响,题目中涉及的是“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而中国的传统的基础是自然经济,其瓦解的表现是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所以A项正确,BCD不是题目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我国外交方针由“一边倒”变为“一大片”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恶化
B.内地与台湾关系紧张
C.中苏关系恶化
D.中越关系恶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是最佳选择题,要考虑由“一边倒”变为“一大片”,起主要作用的是与苏联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有一句话:“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做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
A.种植园奴隶主和工业资本家
B.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政府
C.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
D.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