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8 22:45: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马车?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张铁路?

材料二?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潦,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判断题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3、判断题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经历曲折发展的历程,就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初期,共和国领袖们制定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请写出制度名称。(6分)
(2)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遭到的最大挫折的是什么事件?国家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事件是什么?(4分)
(3)进入20世纪90年代,共和国的领导为民主政治建设树立的里程碑又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不同于普罗泰(塔)戈拉,二者的区别在于
A.知识是否决定人的价值
B.辩论是否能够获得知识
C.是否强调道德修养
D.学习是否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5、判断题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和“新的春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应为? (? )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初
C?甲午中日战争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之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