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大众传媒的发展》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2 02:33: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中国人拍的电影出现于1905年,与维新运动期间时间不符合,故①不可能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电影创作第一个辉煌时期是( ?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
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

——资料来源: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
(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
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概括材料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
(2)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
(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康有为等人在宣传其进步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形式是
A.创办报刊
B.广播宣传
C.放映电影
D.演讲集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的广播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戊戌变法兴起于19世纪末,所以康有为不可能使用广播宣传进步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定军山》?②《歌女红牡丹》?③《难夫难妻》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05年,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片。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