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2:30: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春以萸振族(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二,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材料四,说明管仲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1)在整顿旧制的基础上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的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冲击了分封制度。
(4)管仲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齐国的力量,使齐国不用大动干戈便成就了霸业;另一方面,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这实质上是对内政的改革。回答第(2)问,要充分理解材料二的内容。材料二叙述的是管仲对军政的改革,通过改革,士兵的内聚力增强。材料三中的“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了破坏,“散寒烟”说明分封制度遭到冲击。材料四反映出管仲改革取得的成效,说明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天下起到的作用及其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1960年这个时间,这正是中国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时期,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题中材料所述中央指示,即是在上述条件下开展,BCD都不是当时条件下这样做的直接目的。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左倾”错误及其对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A不对,科举取士是在隋唐时期开始;C不对,“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说明财富没有读书重要;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联系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经”应是指儒家经典,因此B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
①跨国公司的出现②“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③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④两极格局的结束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