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20-01-22 02:30: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
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
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请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深受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颁布这个文献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能体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是?(?)
A.确立主权在民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盼原则
C.规定国民享有的权利
D.实行责任内阁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政事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相互制约”是对中国隋唐时期哪一制度的描述?如何认识在此制度下“中国的一切政事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9分)?
(2)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人民—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6分)


参考答案:(15分)
(1)三省六部制;(2分)
认识:三省六部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古代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3分)
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2分)
(2)资产阶级(2分)立法权归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限10个月内召集国会。(2分)确认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原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题干限定词“相互制约” “中国隋唐时期”,可知是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相互分工和牵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第二小问根据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回答。第三小问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等相关知识回答。第四小问根据英国代议制的内容:《权利法案》、议会改革以及责任内阁制等知识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题干限定词“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可知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二小问根据“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文献,赋予该国国家元首最大权力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C项错误,1787年宪法是美国宪法,且是实行的共和制,没有君主; D项实行的是共和制,并未保留国王; B项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啊的权力。故选B。
考点:近代西方政体
点评: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主要是由两大类,一类是共和制,一类是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英国。不管什么样的近代政体,都是以代议制为核心的,只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相同的政体类型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德两国重要宪法内容的异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两国元首都有权任命内阁成员,①错;法国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德国议会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②正确;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③正确;德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皇帝认可,不具有完全立法权,④错,故选B。
考点: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点评:法国和德意志联邦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两国在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程中选择的道路不同,所以,两国选择的政体模式也不同,法国选择了总统共和制,德意志选择了君主立宪制,二者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