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毛泽东思想》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2:23: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台湾李敖先生说:“我喊毛主席万岁,因为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时代愈发展,我们愈加需要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他一扫千余年来吾民族文弱不武的积习,他一扫百余年来自卑奴性的固疾,他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倒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毛泽东的精神给了吾民族以灵魂,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喊毛主席万岁就是要呵护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李敖的核心观点是
A.毛泽东思想应该是其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应该表达为毛泽东的精神
B.毛泽东的精神继承中华文明传统精华,可以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
C.毛泽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以,必须重喊“毛主席万岁”口号
D.毛泽东的精神将是民族的绝对真理,世世代代继承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的最早出现。时代特点决定革命思想的特点。在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失败,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的失败之后,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也是自然而然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杰出的领袖。回答20—21题。
小题1: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
A.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B.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小题2: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A.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B.倒向苏联一边
C.用和平其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
D.反对两极格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分别指什么?但在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探索?
(3)材料二对材料一的思想有何发展?这一发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4)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正确调整农轻重关系。
(3)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已从农村起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也从设立经济特区迈开步伐。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三个有利于。


本题解析:(1)从材料材料一“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得出答案。(2)外国的经验主要指的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城市为中心。后来,毛泽东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3)从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出答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开始。(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其思想成熟,从材料三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