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2:22:26
1、判断题 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20081016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年我国制定出总路线,一化三改,旨在让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步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右图是上海外滩西侧的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
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
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它突出说明近代上海具
有怎样的特点? (? )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上海是中国近代开放最早的地区,西方殖民入侵最早的地区。上海外滩西侧的欧式风格建筑群突出说明近代上海具有殖民主义色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符合书影作者主张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D.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繁露》的作者是董仲舒,他是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所以题文需要选择的是儒家学派的观点的内容。A项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所以排除。B项是宋体理学的观点,所以排除。C项内容出自《荀子·荣辱》其主要意思是:好话比衣服还温暖。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所以排除C项。D项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内容,所以应该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
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郑军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
——以上摘自《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书籍》
材料三: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
材料四: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
材料五: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以郑克爽为 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大清王朝》
问题:
(1)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6分)
(4)概述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及所起到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2分)
(2)政治招抚或劝降到武力统一: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4分)
(3)①采取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统一台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建立起强大的水师部队,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③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因剿寓抚”,迫使郑氏政权弃抗投诚。(6分)
(4)设置机构(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官僚资本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现的,所以民族企业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符合史实,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