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2:21:02
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20世纪初,汽车进入中国的城市交通……但直到1949年,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人们出行大多依赖人力车、富力车或自行车,甚至靠步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建成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到1700万辆(中外合资车企占据多数)。?
——摘自中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
记者10月4日从奇瑞汽车公司获悉,在目前公布的第三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中,奇瑞又有9款车型入围,至此,奇瑞共有29款车型达标,同时斩获五项“第一”,开创国内车企先河。?
——摘自芜湖新闻网?
材料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工业”的概念已经过时,跨国公司代表了当今企业的主流,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全球本土化”……中国的消费者更乐意看到,国际汽车大厂商们在中国市场上你死我活的搏斗,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通货收缩效应,进而拥有一辆和外国一样既便宜又好的车。?
——摘编自郭重庆《全球化与中国创造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球化的利弊,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看法,并尝试以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例说说中国应如何面对全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内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外因: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 ?
(2)特点:产量节节攀升、增长率基本稳定;由追求数量增长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民族品牌逐渐成为亮点。原因:改革开放国策的指引;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中国车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等。
(3)看法: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全球化使生产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流通,消费者能因此受惠;培育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我们提倡振兴民族工业,但要坚决抵制狭隘的民族偏见。面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中国消费者受惠于自己民族品牌的汽车,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
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殊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年5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4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4分)
(2)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有识之士探索防止核战的途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6分)(答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殊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基本的内容。(2)从材料“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可以分析得出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新的核威胁,呼吁加强国际监管,增强相互制约性,政治多极化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A.民族融合的作用
B.分裂中孕育的统一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逐步的加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B.日本在华投资总量最大
C.最大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D.美国占据第一的时间最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
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由“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得
出是“文革”时期。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