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洛克》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2 02:2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种政体下的每一国家的立法机关的权力所加的限制:
第一,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确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
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l913年9月,(内阁)秉承袁世凯之意提出改变国会制宪与选举程序,要求先选举正式总统后制定宪法,国民党议员被迫违心同意。9月5日、8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选举总统案。宪法起草委员会仅用了5天就完成《大总统选举法》,lO月5日公布。6日,在军警荷枪实弹的恐怖气氛中,国会议员苦熬l1个小时,终于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
——姬丽萍《民初议会制度的确立及其运作》
(1)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认为立法机关行使权力应遵循的原则。其意图是什么?(8分)
(2)材料二中立法机构的运作与洛克的设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原则: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权行使要有独立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
目的:实现权力的制约平衡;防止专制与独裁;维护人民基本权利。(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不同:立法草率;立法权受制于行政权,缺乏独立性;成为谋求个人专制的工具。(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控制了政权,民主共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4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则依据材料一来归纳即可,从“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确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归纳出依法治理国家;从“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的信息归纳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归纳出立法权行使要有独立性;
第二小问目的从启蒙思想家的目标来思考,可总结出实现权力的制约平衡;防止专制与独裁;维护人民基本权利。
(2)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分析,从“宪法起草委员会仅用了5天就完成《大总统选举法》”的信息,可以看出立法草率;从“(内阁)秉承袁世凯之意提出改变国会制宪与选举程序”的信息可以看出立法权受制于行政权,缺乏独立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后的时代特征和民主力量弱小的政治经济因素来分析,可得出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控制了政权,民主共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斯宾诺莎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思想家。他将自由看作是政治的目的,既是他一生政治实践的总价,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达。因此选B.
点评: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所以人物类选择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要想做好人物类选择题除了要掌握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外,还要了解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特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正确认识他们。人物类选择题一般有这些特点:1.形式变化多样:有考查某个历史人物的重要历史活动的类型,也有考查比较多个历史人物的类型。2.有的题型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大,有的时间纵跨古今,有的范围横跨中外。3.命题灵活,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应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1)请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
?
(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
?


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君权神授”,人民无权议论国王;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否则人民有权反对。
(2)材料一力图维护君主专制,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反对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分立的启蒙思想家是( ? )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洲中世纪后期,封建领主坐大的局面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源于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族意识的增强
C.人们思想的解放
D.各国王权的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封建领主坐大的局面受到了种种挑战”属于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表现,其根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