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时间:2020-01-22 02:07: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7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出身低微者”觉得,共和国总统不过是另一个君主,宪法规定的国会不过是另一个英国议会。

——房龙《美国史事》


(1)针对“出身低微者”顾虑,假如你是宪法制定者,你将如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这个长周期的前25年到30年,世界经济总体处于繁荣时期,而在后一半时间,世界经济则总体上处于衰退和萧条时期。在每一个长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
(2)1945年,世界经济进入最强劲的一轮“康德拉捷夫上升期”,美国成为新的“增长极”。美国是怎样“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从“康德拉捷夫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的霸权地位在1945年如日中天,从20世纪70年代起陷入缓慢衰落。当今世界已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700年来,南京曾是六朝金粉之地,记载着历史上无尽的繁华,同样也曾见证过 (?)
①太平天国的辉煌与悲剧②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伟大成果③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垮台④“一五”期间横跨长江的大桥建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判断题  1930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布皓电,称“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起见,“国历新年应改为休业五天,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据此,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材料表明
A.当时国人都以农历安排生活
B.政府以放假的形式推广国历
C.政府开始确定元旦为国定假日
D.元旦逐渐成为国人的传统节日



5、判断题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