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2:04: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3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时期的_工业建设减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指什么?(2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作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正确的方针保障(“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生产关系改革的促进(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1分)借鉴苏联的经验(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等).(1分)
(2)“缺点和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分)
理念:既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又要破除对苏联的迷信;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2分)
(3)国际因素: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贸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重要?力量。
国内: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要求.(2分
(4)党和政府的决策;基本国情;国际形势的变化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第1问根据图表重的建设成就可判断出是一五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原因主要包括正确的方针保障(“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关系改革的促进(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借鉴苏联的经验(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等).第2问苏联建设的缺点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由此的出毛泽东的理念就是吸取苏联的教训,不走歪路。第3问中国入世的必要性需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第4问提炼概括,主要归纳三段材料,材料一党和政府的决策;材料二基本国情;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点评:本题考查点较多,既有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又有对教材知识的灵活运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总体上是向上向前发展的,这反映出当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此人应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实行无敌国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我国外交成熟重要标志,故 D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故B项不正确。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开展的,故 A项不正确。实行无敌国外交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亚里士多德
C.韩非子
D.荀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普罗泰格拉属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C不对,韩非子属于法家,法家强调严刑竣法,不重视道德教化;D不对,荀子主张性恶论;B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创立了伦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动?力
机械修配
营?缮
消耗品
包?装
薪?金
职工保护费
运?输
营?业
捐税及利息
保?险
制造及营业杂费
10.50
5.50
1.80
0.40
1.70
1.50
1.20
0.20
0.20
2.50
15.00
0.20
3.00
5.80
4.80
0.60
0.40
0.50
1.20
0.60
0.50
0.20
2.00
2.70
0.10
1.00
4.70
0.70
1.20

1.20
0.30
0.60
-0.30

0.50
12.30
0.10
2.00
81
15
200

240
25
100
-60

25
446
1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3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3分)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5分)


参考答案:
(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3分)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世界性经济危机客观上有利于引进资金和设备;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等。(3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2分)
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3分)


本题解析:(1)从表格可直接归纳。(2)抓住时间1933年,结合此时中国(国民政府前期)政治经济状况即可。(3)是开放性题目,根据表格中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即可。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各个阶段有所不同,高考注重考查区分不同阶段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2)本考点的非选择题多属于综合性试题,从纵向上看,要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从横向上看,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社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3)不少高考试题区域色彩深厚,地方上著名的民族企业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