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2 02:04: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可知,皇帝的权力是逐渐提高的,宰相的权力是不断下降的,A、B、C、D四个选项中,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完全符合这一趋势,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秦始皇时期是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是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清朝时间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汉武帝时推行察举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 (  )
A.可以随意罢免村官
B.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盲目选举村官
D.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启动正常程序,改选村官,说明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因此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C.盲目垦荒及商业性采伐
D.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造成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言论是孟子思想体现的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制天命而用之”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起步。故选B。
点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