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牛顿、爱因斯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2:02: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 ? )
① “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②“中国贫油论”
③“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
④“中国贫铀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中外科学家都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司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詹天佑认为,“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几乎在中国各地,现在都需要中国工程师,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要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或条件。(5分)


参考答案:(1)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推动了启蒙运动等;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分,任答五点即可)
(2)①社会环境(社会需要)的熏陶作用。②留学教育的推动作用。③修筑京张铁路,有自主创新和爱国主义精神。④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主观能动作用。


本题解析:(1)第一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从牛顿的个人成就来分析,然后结合他的个人成就并依据材料内容来整理分析归纳。材料一中的“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表明了牛顿成就对天文学的影响。材料二内容反映的是牛顿成就对思想启蒙的影响,所以依据这些信息来分析归纳整理出答案即可。
(2)第二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明确儋天佑的生平,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整理。分析整理过程中要依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内容来分析整理。他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即是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他的人格魅力即是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大贡献,依据这些内容分析答案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解决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詹天佑
①设计了“人”字形路线 ②改进了施工机械 ③采用了直井施工法 ④购置了现代通风设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字形线路,延长了坡面,减小了坡度,但从整体上抬高了路基,从而缩短了隧道的长度;直井施工法(中距离凿井四面对挖),在以人工挖掘为主的情况下,扩大了作业面,提高了工程进度。在当时时间紧、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来不及改进施工设备和购买现代通风设备,当时的通风设备主要是风扇机和手拉风箱等,由此②④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 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 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 ]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武昌起义后,李四光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官前往英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李四光( ? )?
①在研究学问的同时也关注政治?
②始终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首位?
③怀有满腔的报国热忱
④发挥所学开拓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