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2:00:36
1、判断题 当老师为学生归纳康熙继位面临的形势时,不应列出
A.鏊拜专横跋扈,结党聚敛
B.沙俄侵入黑龙江地区
C.郑成功收复台湾,坚持抗清
D.三藩叛乱祸及中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三藩叛乱发生在康熙帝时期,平定叛乱是康熙帝维护统一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是其即位的背景。故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无敌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题干,这位儒学家应是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仁政”,《仁者无敌》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
。A不对,这出于孔子;C不对,这出于汉代董仲舒;D不对,这出于南宋朱熹。
点评:儒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还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3)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排斥。
(4)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宋朝时,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儒教与道教思想的新儒学------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万物本源,是第一性,“气”是构成万物材料,是第二性。提出了“存天理,来人欲”主张。(理:封建纲常礼教;气:社会环境。天理:封建道德及统治秩序;人欲:人民反抗斗争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③应反对经济全球化,保护本国的利益?④应积极参与,并制定合理对策谋求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只能积极应对参与不能逃避,对发展中国家虽处于不利但是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
A.孟子的“人性本善”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D.王守仁的“致良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在这一论断影响下取得的科技成果不包括
A.杂交水稻“南优2号”育成
B.“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C.“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我国深圳、山东等地克隆牛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