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20-01-22 01:59: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作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政策? 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找完善和发展
c.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D.都是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判断题  近代有“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的诗句,诗里面隐含的通讯手段有(  )
①电报 ②高架铁路 ③电话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3、判断题  有关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独立手工业者变为雇佣工人?②工场手工业兴起
③包买主资本家出现?④市场扩大使商品需求量增加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4、判断题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 )
A.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开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
C.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D.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据中国海关统计,1914年到 1918年……中国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
材料二:1911一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一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 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两)

材料四: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到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 500里铁路等特权。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六: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到咱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化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位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侍而不恐,吾将何述以善后?”
——《中国近代史纲》
(1)材料一反映出怎样的现象? (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10分)
(3)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实质问题? (4分)
(4)依据材料六,归纳1922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4分)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有怎样的认识?(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