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1:5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月19日一举解放大陈岛的外围据点一江山岛。当日,艾森 豪威尔总统提出由联合国斡旋,台湾海峡“停火”建议,他还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把福摩萨(荷兰人对台湾的称呼)和‘红色中国’看做是分开来的独立国家,互相保证安全以解决台海危机的办法”,是“不断加以研究的若干可能性之一”。可见,这里的“停火”实际上是
A.调节国共矛盾,维护台海和平
B.分离台湾,制造“两个中国”
C.推行冷战政策,维护美国利益
D.压制台湾,缓解与新中国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材料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两岸“停火”是1955年艾森豪威尔的讲话“把福摩萨(荷兰人对台湾的称呼)和‘红色中国’看做是分开来的独立国家”基础的建议,因此B符合题意;而1955年时中美关系是对抗,排除A;C是冷战,地区是欧洲,不合题意;缓解与新中国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银河一I”型计算机诞生?③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 年8 月14 日,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条约,以及国防协议中与中德、中奥有关系者,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中德、中奥新约完全取消了德奥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是中国与曾经侵略过自己的西方大国订立的第一批平等条约。在两年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分别提出了要求关税自主、撤废领事裁判权、撤
退没有条约依据的驻华军警、退还租借地、取消外国在华邮局等提案。……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唯一实质性成果是取消外国在华邮局。1925 年,五卅惨案引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对北京政府的外交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在全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压力下,北京政府决定顺应形势,发起“修约”运动……最终未取得成功。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于1928 年7 月分别照会比、西、意、葡、丹、日等国驻华使节,通知其与中国订立的商约已告期满,中国现声明废止,并提议各国即派全权代表与中国另行商定平等互惠的新约。对此,比、西、意、葡、丹五国在复照中均表示愿与中国早日议订新约。……终于在年内与五国订立新约。但是,由于其他一些国家尚未放弃关税协定权,根据这一条款,这五国实际上仍可获享低关税的好处。……1929 年4月,中国外交部向英、美、法等国驻华公使发出同文照会,提出了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要求,但英国等国仍未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
———《历史研究》1997年5 期
材料三: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共同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历届政府在废除不平等条约上的外交努力。
(2)历届政府在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上有何一致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发展?对此你怎样认识?


参考答案:(1)努力:北京政府开始提出修约问题,并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外国在华邮局。国民政府与五国订立了新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彻底解决了不平等条约问题。
(2)一致:历届政府都对不平等条约不满,并采取实际行动废约或修约。看法:任何政权不论其性质如何,只要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3)发展:一是针对所有不平等条约;二是针对不同内容的条约,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认识:只有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完全胜利,国家获得真正独立的前提下,才能完全废除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


本题解析: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争取民族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所作的努力。试题共3 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有三个层面:一是归纳材料,从材料概括出答案;二是比较材料;三是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上海市政府出台一项措施,“具体规定是每四周上映国营片、苏联片各百分之廿五,大部分影院上映的英美片每四周不能超过百分之廿五,其余时间则上映私营国产片”。这一项措施
A.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体现
B.出台于50年代初期
C.出台于80年代初期
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国营影片与苏联影片并重,说明中苏关系当时还很好,所以只有50年代初期,以后直到苏联解体中苏关系都很不正常,不可能并重。允许欧美影片存在但却加以限制,说明当时还没有完全排斥西方,有私营的,说明还没有开始公私合营啊。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一张上海版《大公报》的残片,请你根据报纸内容推断当时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是

A.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投降进程
B.国共进行内战,中共寻求苏联支持
C.美国挑起冷战,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美国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文字“大公报(上海)”、“对斯大林新著及联共代表大会文件”、“中央……学习”,反映出解放后中苏关系良好。AC材料无法体现,B项时间不符。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