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2 01:48: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不包括

[? ]


A、取消贸易壁垒
B、保护知识产权
C、可持续发展方面
D、关税同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晚清康有为搞“戊戌变法”,他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苏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由于?美国?采取抵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因此选B。
点评: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本专题内容是命题的重点区域。从考查的重点看,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美和中日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等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于建国初期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对于中美、中日关系重点考查双边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要求理解国家利益是外交关系发展变化的出发点;对改革开放后外交活动的考查则重点突出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另外,随着中俄关系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高考加大了对上述问题的考查,考查角度主要是分析中俄、中非关系取得的重要成果。从考查的形式看,新中国的外交深受国际局势和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考命题会从这一角度出发,要求回答外交现象背后的其他因素,以考查考生横向综合能力;同时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联系当今的社会热点背景,如以构建和谐世界等来考查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分期纵向梳理新中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着重把握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作出的外交政策的调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左传》中记载的贵族夺田的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私有化的完成
B.井田制的日趋瓦解
C.封建制度的建立
D.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井田制是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的制度,名义上归周王所有,贵族只有使用权。夺田说明土地开始私有,但并非合法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金秋时节,在苏式风格的北京展览馆西侧,被北京人亲昵地称为“老莫”的俄罗斯风味餐厅--莫斯科餐厅--重装开业,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前来就餐甚至参观;与此同时,以“唤起记忆,传承友谊”为主题的“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活动正在两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以此纪念中俄建交60周年。中俄建交所反映出来的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所谓“一边倒”就是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此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