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1:20:31
1、选择题 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中国经济中,女性主要是从事纺织业,从题干中的“明清之际、江南、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分析可知,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棉纺业的发展,故C项最有可能。A项说法正确,但并不是符合题意,因A项是文化上的;B项“颠覆”说法错误;经济是根本,人口的流动并不是最可能的,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的“梨园”即是
A.说书的场所
B.演戏的地方
C.种梨的地方
D.演武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苏联改革中,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的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苏联改革的过程中,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的是赫鲁晓夫,在改革的过程中推行了种植玉米运动;B项是把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作为改革的重点;C项是斯大林体制的创立者,在他任期内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项主张对经济全面的改革,最终失败,苏联解体。
考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三者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发展
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因此选A。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随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有分散性、封闭性、自足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政府重视并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仍在于从中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