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东西方的先哲》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1-22 01:1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 )
A、温故而知新
B、有教无类
C、当仁不让于师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孔子的主张在今天看来具有消极意义的是
A.“仁者,爱人。”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仁者,爱人。”意思是对他人要有仁爱之心, 爱别人,帮助别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没有道义或者素质的话,就算富有而且高贵,对我来说也是像云彩一样没有任何意义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意思是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在于义气,而小人看重的却在于利益。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利益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答案为D。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要和当今世界相联系,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政治观点:①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②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2)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3)人格品质:强烈的求知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追求美德(中庸)。(任答其中两点即可)相似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柏拉图主张把人分为几等,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
B.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C.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D.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
[? ]
A、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
B、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C、兴建的“吕克昂”学园藏书丰富
D、在逻辑学方面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