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1:16:55
1、判断题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由“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C符合题干要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平的目的。D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多边外交政策中是基本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而组成的国际组织,不包括?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华沙条约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是政治军事组织。AC属于经济区域集团,D是世界经济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一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作出这种战略意图的原因。(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1分)政策:“遏制和孤立”中国。(1分);选择:“一边倒”;(1分)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2分)原因: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3分)
(3)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1分)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台湾问题。(2分)影响: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由此可以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敌对遏制的政策,中国则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根据材料中“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由此可知其战略意图是: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中国考虑缓和中美关系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3)根据材料中的“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可以看出当前的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第三小问,中美是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中学课本教材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
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中断
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教材封面的文字“彻底埋葬帝修反”可以判断该时期是“文革”时期,这一时期民主、法制遭受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中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力主和亚、非、拉国家友好,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他们都想让中国尽快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持国际正义,大力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我国得到了联合国绝大多数的支持,主要是第三世界的国家努力的结果。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