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2 01:03:42
1、判断题 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泰勒斯
D.普罗泰戈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真正变成有关人的学问,同时他又重视道德和知识的重要作用,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这些内容正与材料中““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相符,所以答案选A,B项晚于苏格拉底,其主要哲学贡献在于“理念论”,C D两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1954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农民屠宰牲畜的现象相当普遍;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C项正确;A与材料不符;B、D始于50年代末,不符合时间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 ![]() ![]() ![]() A.星火燎原 B.力挽狂澜 C.灯塔指引 D.进京赶考 |
参考答案:B ?
本题解析:日出东方指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力挽狂澜指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灯塔指引应该是指七大上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进京赶考是指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进入北京城,筹备新中国的建立等事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很明确在洋务运动时期轮船运输首先打破列强垄断局面。一般记忆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