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0-01-22 00:56: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汤姆打电话约玛丽周末到工厂观看大机器生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的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这时候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汽船、火车都是工业革命的成就。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所以ABC符合史实,不选。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
?

?
材料二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
?

?
(1)分别指出导致材料一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2)分析造成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
(3)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1952年增加: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1960年下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
(2)原因: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答到我国农业发展或者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促进农业发展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我国农业的曲折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第(1)题,要抓住1952年1960年两个时期入手分析具体原因;对第(2)题,要从“文革”动乱、人民公社旧体制及“文革”结束初期党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方面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①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其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方针,所以排除④,选择①②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是见证中苏友谊的一幅照片。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中苏正式建交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
D.中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8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24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码汉卡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分)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方法:观察;实验。(2分)
(2)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2分)
(3)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2分)
能够。(1分)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2分)
(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史中的科技、文学、思想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特点、启蒙思想的条件和影响以及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设问非常巧妙,一环扣一环,最后上升到理论:认知科技、文学和社会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