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2 00:52: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为此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因此B表述正确。三个首倡国家首脑是指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A错在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如南斯拉夫主要是面临苏联的威胁;B错在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如此后中印发生战争;D错在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点评: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是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1957年到1960年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这期间工业获得了巨大地增长,但是农业却出现生产值下降的局面。这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项明显错误;B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但是工业生产增长的部分无法解释;C项只是说了工业方面。因此ABC均错误。1957到1960年是我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D
点评:大跃进是1968年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发动的生产领域的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和B是智者学派的主张,所以排除。材料本身强调的是“美德即智慧”,D选项符合题意,而C选项在材料当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该实物应该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研究的直接史料?

A.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兴中会的宗旨
B.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同盟会的宗旨
C.国民党及其排满反帝思想
D.中华革命党及其反帝反封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片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做判断。这一宗旨是1905年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后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发展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罗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不包括
A.联合发展应对美苏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
C.自由贸易促进经济恢复
D.抵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联合发 展应对美苏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C.自由贸易促进经济恢复非常明显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所以此题选D。欧洲走向联合是经济区域化,而经济区域化的最终归宿正是经济全球化,所以不可能是抵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