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22 00:52: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所以排除A;“猜疑”应是针对“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所以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新政在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只有D项与题干要求相符;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 ?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力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罗斯福”“民主政府”“抵御……灾难”可知这应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一改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本题应选A项;B、C、D三项均包含在A项中,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最主要”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2分)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6分)
材料二?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4分)
材料四?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6分)


参考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5分,一点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支出。(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1)本问是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不稳股室的崩溃,表现涉及工业、农业、农民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即可。(2)对材料的正确分析“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 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 节能改造”即可总结出。(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想到的是世界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的结果,建议是材料中的信息的提取“接受严酷的事实”“ 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等来分析。(4)本问是考查当今世界下的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稳步增长的典型措施是?
[? ]
A.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
B.同西欧一起与美国抗衡
C.逐年增加军费?
D.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