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1-22 00:51: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看,周恩来的言论是在讲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我国各民族最终形成了杂居的现状,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原因,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寻找,所以应该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实际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存在着两对矛盾,总的看来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的不断加强;另一个方面,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完善发展,监督检查制度不断完善,对官员的控制也不断的加强。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矛盾和它们的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措施需要准确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百家争鸣”的局面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再次提倡“百家争鸣”,旨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D.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有关内容。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旨在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一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贸易:他购车的一万美元中,3000美元付给韩国,作为劳动和装配工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零部件(如发动机等);700美元给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这件事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经济区域集团体趋势加强
C.经济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
D.赚取最大利润的仍是美国公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这体现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策和理论是:
A.工业革命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的必然结果
B.重商主义政策在理论上的反映
C.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施的必然要求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主要思想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在政治上要求建立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些政策统称为“自由主义”。所以它是工业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